首页 > 观点时评
树荫百里,留名未必栽树人
2020-07-22   来源:
一键分享:

近日,关于贵州省独山县“百亿烂尾工程”的相关消息在抖音等各大媒体网站上迅速流传开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实早在2019年8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曾报道,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

7月16日晚,黔南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贵州独山县原县委书记潘志立、三都县原县委书记梁嘉庚盲目举债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有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情况、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以及有关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情况等相关整改工作的通报。

近年来,贫困县斥巨资“造楼”“造景”的事情不止一起两起了,我们不禁反思,类似这样不顾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独山县这么一个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国家级贫困县,怎么就敢打造大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树荫百里,享福留名的也未必是当初那些栽树人,埋头苦干、实心实意为百姓谋福谋利做实事怎么就那么难?根源还是在于个别领导干部扭曲的权力观、错误的政绩观,其实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都是一些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优秀干部,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拓宽,以及思想层面的松懈,部分领导干部就开始变的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无视民生民声,宁愿用“大手笔”打造一些政绩工程,也不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这些人自以为做了让领导满意、为群众谋福的大事,其实干的是让组织蒙尘、让百姓失望的大蠢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一指示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有树立正确权力观和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时间紧迫,又遭受到疫情和洪水的“拦路”,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想要答好这时代之卷,实现我们所做的承诺,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苦干实干,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湖口县纪委监委??张国强)



版权所有:中共湖口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口县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号:赣ICP备18004720号-1号 投稿邮箱:hkxjwzxb@163.com